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奇异果体育潜在对手观察:安哥拉男篮谁也没想到,热身赛四战尽墨、输给日本队10分的非洲之星安哥拉,居然以世界排名41的下狗身份,硬是和排名第十的意大利队纠缠到了第四节最后4分钟。
虽然最终他们不出意外地因体力耗尽而倒在技战术更扎实的意大利面前,但FIBA无弱旅,这支靠防守立足、进攻颇为现代化的安哥拉队,很可能成为中国队第二轮的劲敌。
从账面上看,安哥拉的大部分球员都是欧洲联赛的常规轮换,其中6人都在各自联赛场均出战15分钟以上,内线核心布鲁诺-费尔南多还在NBA效力,在火箭场均4分4板1盖帽,和班戈一道,组成了安哥拉防守端的内线双塔。
后场三人组——多明戈斯、邓道、贡卡尔维斯——都来自本土球队罗安达,虽然邓道身高最矮,但25岁的他反而是全队最靠谱的后场发动机,在对阵意大利的比赛中,邓道三分8中4,投进了安哥拉全部的三分球,贡献19分3助攻2抢断,和13分5篮板4抢断的费尔南多一道,几乎把球队拖到了最后时刻。
12名单中,有9人在欧美联赛效力,后场核心是1米67的“非洲宫城良田”,长期霸榜非洲篮坛,形成了安哥拉个性十足的球队画风——既有非洲球队典型的运动力强、喜欢高压防守和身体对抗等特点,又在阵地战吸收了当代FIBA精华,以后场挡拆为起手式,多后卫轮番突分,辅以强力内线的背身和近框终结,颇有美式篮球的画风。
而打意大利就是安哥拉风格体现很明显的一场比赛,比赛一开始,安哥拉就气势凌人,所有人贴身盯防,身高臂长跑得快的非洲黑粗硬们,给意大利人来了记当头闷棍。
和南苏丹一样,安哥拉过于注重上线逼抢、强侧堆积,加上意大利人全面的投突传技术,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机会。
意大利的战术非常清晰:利用挡拆和无球走位,把球传过安哥拉的第一道高压线,在对手迅速回防篮下的时候,外线就会有机会,无论是接球投篮还是二次突破,都会进一步撕扯安哥拉的防守。这也是安哥拉这套防守体系的最大弱点。
此外,适当的进攻强点的攻坚,也能打破安哥拉的防守金钟罩——当然如果你要问中国队有没有丰泰西奥这样的强点,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在进攻端,安哥拉的打法同样鲜明——全队主要看“地表最强167”的邓道和内线核心“B费”的挡拆,在策动进攻这一点上,邓道的影响力甚至比费尔南多更强。
因为身高不足,邓道的投篮弹道异常高,他和双内线的牛角挡拆也是安哥拉阵地战的常规起手式。费尔南多有一定的投射威胁(非洲赛期间场均3投中1个),另一名内线可内切袭篮抢板。
身高或许是限制邓道的桎梏,但面对意大利砍下19分,防守端也能贡献2次抢断,作为球队核心,安哥拉已经无法对邓道要求更高。
布鲁诺-费尔南多的持球有一定水准,得益于NBA的高水准训练,他在多人盯防的情况下,依然能在禁区完成终结,
从对意大利的比赛来看,安哥拉对费尔南多的使用方式也很谨慎,除了少数的背身回合,基本拿他当高级蓝领来用,搭配邓道发挥1+12的效果。
至于其他球员......多明戈斯连续撤步三分打铁,和贡萨尔维斯一道贡献三分12中0的人间惨剧,蒙泰罗整场球5中1,靠突破杀伤撑起产量,在FIBA强队面前,真正能扛住压力、产效结合的,只有邓道和费尔南多(事实上预选赛安哥拉能打也就是这俩哥们)。
安哥拉整体的终结效率过于拉胯,这就是破产版美式篮球的最大问题。高强度防守消耗的首先是自己的体力,就算在非洲资格赛期间,安哥拉的全队命中率也只有38%,他们场均出手30个三分球,占到全队出手数的近一半,却只投进8.4个。全靠把对手拖进泥沼,再用丰富的经验战而胜之。
第一场面对意大利,安哥拉就把这种打法发挥到极致,两队三分合计61中9,篮筐都要为之哀嚎。这种打法确实立竿见影,上半场比分犬牙交错,安哥拉始终紧咬着意大利的,直到最后五分钟,安哥拉体能见底,意大利才慢慢拉开分差。
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一场比赛之后,安哥拉的底牌已经亮了: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剔除掉37岁的利昂内尔-保罗,就只有25岁),可以靠强横的身体素质和邓道+费尔南多撑起的进攻下限。很难说安哥拉是不是能在后面的比赛中爆冷把一到两个对手溺死在泥潭,参考同组其他两支球队的高血压级表现,如果创造奇迹,岂不是没有可能。